找到了关于林徽因的资料

标签: 不错的  
2007-01-24 19:38 阅读(?)评论(0)

林徽因简介

1904年 1岁 6月10日生于浙江杭州。

1912年 8岁 由杭州迁居上海,入小学。

1916年 12岁 全家由上海迁居北京,入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。

1920年 16岁 随父亲林长民到欧洲旅行,曾入英国伦敦ST.Mary's College读书。

1921年 17岁 随父亲自欧洲回北京,继续在培华女子中学学习。

1924年 20岁 参加接待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工作。6月与梁思成同往美国留学,就读于宾州大学美术学院。

1927年 23岁 宾州大学美术学院毕业,获学士学位。又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,师从G.P.帕克教授学习舞台美术设计。

1928年 24岁 3月与梁思成结婚,婚礼在中国驻加拿大总领事馆举行,婚后两人同往欧洲考察游览。8月回国,受聘于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。梁思成任系主任、教授、林任教授。

1929年 25岁 女儿梁再冰出生。

1930年 26岁 回北京,因患肺病住香山疗养。

1931年 27岁 参加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代建筑研究。梁思成任法式部主任,林任“教理”、“参校”,与梁思成一起进行古建筑调查、研究。开始在《诗刊》、《新月》等刊物上发表诗及小说、散文。

1932年 28岁 与梁思成在河北省考察研究古建筑。与梁共同设计北京大学地质馆、灰楼女生宿舍等建筑。8月儿子梁从诫出生。继续创作并发表诗及散文。

1933年—1936年 29—32岁 继续与梁思成在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浙江等地区考察研究古建筑,共同撰写专著、论文及调查报告,如《清式营造则例》、《平郊建筑杂录》、《晋汾古建筑查纪略》等。继续创作并发表诗、散文、小说等,如散文《窗子以外》、《悼志摩》;诗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》、《吊帏德》、《城楼上》;小说《九十九度中》等。

1937年 33岁 与梁思成在山西五台山发现第一座唐代佛寺——佛光寺大殿。创作并发表话剧《梅真同他们》。7月抗日战争爆发,全家离开北京,经湖南,贵州等地,抵达云南昆明。因一路颠簸,林患肺病,健康受到很大损害。

1938年—1939年 34—35岁 全家居住在昆明及乡村。为云南大学设计女生宿舍。梁思成患脊椎软骨硬化症卧床,林忙于家务及照顾梁。

1940年 36岁 全家迁居宜宾南溪县的李庄,中国营造学社恢复调查古建筑工作。林肺病复法,卧床不起。

1941年—1943年 37—39岁 抗日战争的后方缺医少药,林只能卧床养病,但仍进行古建筑研究工作,在病榻上阅读《二十四史》等古籍,为《中国建筑史》的写作收集资料。

1944年 40岁 梁思成开始撰写《中国古代建筑史》,林参予内容讨论、资料查证并撰写部分章节等工作。

1945年—1946年 41—42岁 抗日战争胜利,梁思成受聘于清华大学任建筑系主任。林开始注意战后的住宅建设,在《中国营造学社汇报》七卷二期上发表《现在住宅设计的参考》一文。1946年8月全家返回北京,在清华圆安家。10月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并考察,林积极参予清华建筑系的筹建工作。

1947年 43岁 进行肾脏手术,身体更加虚弱。

1948年 44岁 12月清华园解放,与梁思成共同为解放军绘制北京城内重点古迹地图,编制完成《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》。

1949年 45岁 北京解放,新中国成立,林受聘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授,讲授《住宅概论》等课程。参加并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工作。

1950年 46岁 政协会议通过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的国徽方案,林为主要设计人之一。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兼工程师,被邀请参加并领导北京传统工艺品的设计工作。

1951年 47岁 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,参加纪念碑的设计工作。领导完成一批景泰蓝等工艺品的新设计与新产品。设计清华大学胜因院新住宅方案。

1952年 48岁 撰写并发表了《我们的首都》一组并介绍北京故宫、天坛、颐和园、雍和宫等十一处古迹名胜的文章。参加修缮中南海怀仁堂的装修设计工作。

1953年 49岁 中国建筑学会成立,当选为理事。担任《建筑学报》编委。为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编的《中国建筑彩画图案》审稿并作“序”。

1954年 50岁 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

1955年 51岁 4月1日病势于北京。

 

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